王世昌、赵伟、杨晓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抢抓5G发展机遇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议》提案收悉,您的建议很好,我局领导非常重视, 立即专题研究推进。此建议涉及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多个部门,现综合答复如下:
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省、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部署,全市各行业、各部门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出台系列文件,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
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十堰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十堰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实施方案》、《十堰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实施办法》、《十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十堰市智慧城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市政府分别与电信、移动、联通3家通信企业签署了《“智慧十堰,光网城市”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书》,市经信局分别与电信、移动、联通3家通信企业签订了《“企业上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智能化管理。
(二)强化保障措施,统筹规划推进智慧城市科学发展。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建立部门联动协调衔接机制,成立由市发改委、市城管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促进智慧十堰发展局际协调工作组”,加强部门间业务协同,整合部门资源,促进资源互通共享。2020年6月19日上午,市经信局组织召开了由23个部门参加的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会议,重点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智慧城市建设局际协调工作制度等进行了交流座谈,形成了《十堰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思路》于2020年7月23日上报市政府。
《十堰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拟借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建设“城市大脑”,抓好“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构建统一的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强调基础设施的统一性、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处置平台的标准化和处置过程的协同性,实现统一数据资源、统一地理信息系统、统一处置力量、统一基本事项管理、统一管理平台、统一管理运行系统。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指导、规范、约束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要素和资源的网络融合、信息交互、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全面提升智慧城市创新管理与民生服务的能力。
1、高位谋划,凸显全域一体;分级推进,注重差异布局;条块融合,促进联动运行。基于城市发展需求,出台智慧城市发展的顶层政策,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层级衔接的智慧城市发展格局。
2、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写入规划,抢抓5G为引领的新基建机遇,推动各类传感器组成的城市物联网中多源数据采集和共享交换,对城市现有城管系统、交通系统、环保系统、给排水系统、城市应急系统、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进行智慧化改造,打通城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打通智慧城市运行的基础。
3、把“数据共享开放”作为重点写入规划。赋能数据,消除数据孤岛,建成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形成强大的数据资源枢纽和能力赋能中心,成为向下统接智能基础设施、向上驱动行业应用的智能运行中枢,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4、成果集中于民生领域。民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服务目标,智慧城市的宗旨是通过技术的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更大范围“一网通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集政务服务、物业服务和业主议事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社区服务平台。
(三)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府办和市5G共建办先后印发了《十堰市促进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和《十堰市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十堰中心城区通信铁塔专项规划(2015-2030)》,《十堰市城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已通过市规委会审议,通过系列文件和规划,加快推进全市5G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光缆网络总长度超过28.18万公里,互联网出口带宽达2440G,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9.64万,移动互联网用户320.56万,全市城区光纤宽带和4G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行政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率达100%,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平均达到100M,中心城区500M,农村平均为20M,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已完成886个5G基站建设。
(四)出台奖励政策措施,加大对5G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等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
2020年6月1日省政府出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若干措施》(鄂政办发[2020]28号)文件,文件从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新动能,以信息化助力疫后重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努力营造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制定了13条具体的资金奖励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加速资源整合,政务管理不断优化。
推进全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积极申报十堰市大数据中心改造项目和十堰市一体化大数据应用平台改造项目,已纳入国家项目库并获得代码。加速十堰数据交换中心数据资源整合,数据汇聚进一步增强,实现与财政、发改、税务等20余个部门部分数据和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建成国家、省、市三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网络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联通市直110个部门、10个县(市、区)、130个乡镇(街道)、1895村(社区),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与省“一张网”无缝对接,建成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大厅,首批5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自助办理。
(六)智慧民生领域快速发展,智能惠民应用不断丰富。
1、智慧城管。建成十堰市县(市、区)数字城管一体化平台,形成了以市指挥中心为轴心、融合市长热线和110报警服务热线两个渠道、结合“十堰头条”和“直播十堰”两个平台互动宣传、市直相关部门和城区等16个单位协同处置为一体的数字城管工作新模式,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智慧医疗。巩固完善“3+2+1”互联网分级诊疗新模式,远程医疗逐步推广应用,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纵向与省级、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市直各医疗机构实现了互联互通,积极开展预约诊疗、自助挂号、移动支付等服务。3、智慧环保。建成十堰市南水北调水环境应急智慧环保项目,实现对城市高空、重点污染源、饮用水源地、空气和水站等24小时高清视频监控的立体化监管,推进生态环境数据高效建设和深度应用。4、智慧交通。建设智能交通综合监测系统、智能电子警察、雷达测速系统、闯红灯抓拍系统等,实现交通管理由人工向智能转变、公众服务由松散向聚焦转变、治理方式由自治向共治转变。建成十堰智慧停车系统平台和手机APP,解决传统停车场的信息孤岛问题并整合线下资源连成一体,实现有限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5、智慧公安。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搭建“视频解析服务平台”和“视频云+综合应用平台”,建成A类视频探头8112个,B类探头83117个,确保市区及城镇等重点场所、重要单位以及各类治安复杂区域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覆盖率和联网率达到100%,在重点治安卡口安装人脸识别、电子围栏等设备。实现85个小智慧小区(平安小区)车辆信息全采集,活动轨迹全掌控、数据信息全共享。6、智慧旅游。建成十堰旅游云计算数据中心,建立景区、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四项标准化数据采集模板,实现在线预订、信息互送、用户交互等服务,打通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功能,开展民宿、农家乐、“畅游十堰”等系列营销推广活动。7、智慧物流。积极发展铁路干线运输,重点推进许家棚物流园公铁空陆联运示范工程和林安物流“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大通道保障基地空铁水公多式联运工程建设,健全转运、装卸等物流标准,推进集装箱、托盘等设备标准化,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大力推广共同配送、集中配送新型组织模式。8、智慧教育。推进“数字校园”、“科技校园”、“书香校园”建设,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体系。规模以上中小学已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覆盖率100%,全市357个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全部完成,互联网接入率99.7%,省级数字校园试点学校6 所。9、智慧住建。建成基于GIS的十堰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施工与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全市重大项目规划、决策提供地下管线数据支持。加强建筑工地智慧平台建设,实现在建工程项目视频监控动态管理,实现与省一体化平台对接,提高城市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10、智慧水利。建成十堰市小型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提高小型水库水位雨量及现场图像的采集、传输、处理的自动化能力及预警预报水平,有效防御小型水库洪水灾害,为水库的防洪、灌溉和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11、智慧社区。打造集政务服务、物业服务和业主议事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社区服务平台,已建成智慧物管平台,包括智能人脸门禁、云监控、智能停车等,实现小区人员活动轨迹全掌控、数据信息全共享,目前物业小区拟建、在建76个。推进智慧养老“一平台四中心”建设,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实现社会资源、健康数据的有效整合,建设全方位、一体式、智能化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展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等多样化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12、电子商务。2019年全市电商交易额330亿元,同比增长25.9%,电商相关从业人数达10万余人,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1家,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全覆盖,郧阳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茅箭区和张湾区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已完成十堰市全网电商大数据平台系统的开发建设,指导本地电商行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与服务。13、智慧农业。2019年全市农业电商交易额超过10亿元,带动10多万农民脱贫、增收。全市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县市区物联网基础建设已起步,郧阳区柳陂镇等25个重点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基地已实现农产品从备产到采后全过程的视频及气象数据采集,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及品质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房县探索开展手机APP的智慧畜牧系统运用,房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竹山建立了县乡村企四级数字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建设内容不均衡。建设中的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医疗以及物流、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或产业园等,内容保障和业务应用尚未跟上。
2、信息资源共享不够。没有建成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不强,“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比较分散,已建成的部门信息系统的综合效应和应用效益较低。
3、行业人才匮乏。十堰信息化建设各环节人才比较匮乏,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均严重不足,制约了十堰信息化进程,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三、十堰市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关于抢抓5G发展机遇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议》中提案人建议:“智慧城市计划建议分三期规划建设,第一年打基础,三年基础建成,五年效果初显”,同我局上报市政府的《十堰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思路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基本吻合。
(一)建设目标
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十堰市新型智慧城市基本建成,形成信息化基础设施泛在先进、城市治理精细精准、民生服务均等普惠、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网络安全可管可控的新格局,提升城市的凝聚力、辐射力、带动力。
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基本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城管、交通、环保、水务、城市应急等应用系统和公共服务与设施等智慧化改造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一体化的城市智能设施布控。
数据共享开放。赋能数据,消除数据孤岛,建成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形成强大的数据资源枢纽和能力赋能中心,成为向下统接智能基础设施、向上驱动行业应用的智能运行中枢,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民生服务均等普惠。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更大范围“一网通办”、异地可办、“掌上可办”,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
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形成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培育、新模式应用、新业态扩散和新产业兴起,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发展中的赋能引领作用,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二)项目建设实施步骤:(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20年底前)完成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加快城区5G基站建设。具体内容为:成立十堰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十堰市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十堰智慧城市建设局际联盟工作制度、编制《十堰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完成规划的前期调研、编撰和专家论证。完成1500座基站建设开通,实现中心城区政府机构、核心商业区、交通枢纽、重点医院、院校等重点应用区域5G网络覆盖。
2、第二阶段(2021—2022年)推进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推进5G应用,进一步丰富5G应用场景。建成十堰市一体化大数据应中心、十堰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制定数据交换接口标准、建立规范的数据交换机制,制定和完善智慧载体建设方面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对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投资,把政府引导和市场化道路紧密结合起来,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公安、智慧住建、“互联网+养老”、智慧农业等部分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全面建成。
3、第三阶段(2023——2025)完善智慧城市各项功能,推进行业功能完善和融合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5G的深度应用。以民生项目需求为导向,实现一体化的城市智能化体系。
十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