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57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011081002/2022-48107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日期
2022年09月20日 12:08:02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文号
十经信函〔2022〕4号

张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智能制造竞争新优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两业融合”发展是增强我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此项建议具有前瞻性,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一)坚持统筹推进,凝聚工作合力。市政府已出台《十堰市加快构建“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方案》和《十堰市“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链长制”实施方案》,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市商务局牵头制定了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五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产业实施路径,绘制了产业发展图谱,收集了产业发展政策,编制了重点企业库、重点项目库和重点平台表,明确了产业链招商清单,制定了产业工作机制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避免同质化和多部门牵头,将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文化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根据部门职责分工和工作职能,由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文旅局、市科技局牵头负责各自产业发展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组建工作专班协同推进和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二)坚持政策引导,助推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十堰市开展质量提成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十堰市支持新一轮先进制造业技术改造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围绕全市一主三大五新产业发展,按照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科学布局、服务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质量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对每个新批准的国家质量技术中心和省级质量技术中心,根据建设投资情况,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和100万元的补助。围绕十堰特色产业和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建设省级研发机构,凡纳入省级备案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兑现政策。围绕提升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企业免费提供诊断咨询服务,为企业实施改造升级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打造十堰市工业技改诊断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应用作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模式开展工业技术改造。

(三)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两业”融合。一是积极培育支撑平台。引进汽车专业技术咨询服务型企业或第三方机构,构建涵盖技术、标准、管理、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汽车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汽车产品检测本地化,加快推进专用车检测平台建设。二是积极培育服务平台。支持东风商用车完好率中心、亿脉科技汽配产业数字化服务、上手专用车售后共享服务等平台建设,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企业,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生产性服务。三是加快企业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引导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工业企业物流管理、用户需求跟踪、供应链管理、流水线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支持帕菲特远程运维平台提档升级,实现数据增值服务。支持宝路直播带货平台升级为服务管理平台。四是加快推进“两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试点工作,2021年,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确定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区域,茅箭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堰天舒生物有限公司分别被确定为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县市区、试点园区、试点企业,为我市现代服务业赋能先进制造业提供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下一步措施

1、提升现代服务业支撑能力。一是项目带动。紧盯现代服务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加强招商推介,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头部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二是服务主体。支持有实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和多元化发展,打造一批连锁型、平台型现代服务业企业。三是培育企业。鼓励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路线,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开发服务新产品,培育服务新业态。四是坚持科技引领。加强服务业与科技融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面提升技术供给水平。充分发挥数据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提升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一是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创新载体培育,推进建设国家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以东风商用车为主体,申报培育商用车智能制造业创新中心。二是加快建成一批研发载体。鼓励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在海外及国内设立、并购或控股汽车领域研发机构,支持研发成果在我市形成产业化,搭建企业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知名高校以及重点科研院所的联系桥梁,完善汽车产学研创新体系。三是加快引入外部研发创新资源。推进实施“双百行动”,以湖北省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借助中国工程院高端智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四是构建产业联合创新体。推进依托东风商用车整合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创新平台资源,形成多主体协作联合创新机制。支持东风商用车等整车技术中心与零部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促进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3、持续推进“两业融合”发展。一是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围绕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服务衍生制造、工业文化旅游等,加快业态模式创新,释放融合发展潜力,推进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二是积极推动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依托技术和专业优势,推进制造业服务化。鼓励科技服务、商务咨询、工业设计等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渗透融入制造环节,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支持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推动新能源生产和使用、绿色低碳技术、节能环保服务等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三是完善两业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梳理制约两业融合发展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深化资质及认证认可等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用地保障,创新两业融合发展的灵活用地政策。鼓励向两业融合企业和项目提供适应其生产和建设周期特点的金融产品服务。

十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2日

主管领导姓名:吴玉松        联系电话:8111683

经办人姓  名:刘  剑        联系电话:18272330039

邮政编码: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