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登录 |  注册 站群导航 | 返回首页 市经信局机关常用表单下载
欢迎访问十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官方网站!
站内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访谈

“标准领航发展 缔造美好生活——标准升级引领‘两新’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四场

时间:2024-08-21    来源:省经信厅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胡从东: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标准领航发展 缔造美好生活——标准升级引领‘两新’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标准引领“全力实施抢先发展行动”的有关情况,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仲林先生;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俊先生;

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刃先生;

普宙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中心副总监罗学涛先生;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双碳技术中心碳技术室副主管张明先生。

首先,请邓仲林先生介绍“抢先发展”标准及促进市场主体标准化提升相关情况。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仲林: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感谢各媒体单位对“两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省政府日前印发的《湖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全力实施抢先发展行动”。省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两新”相关文件部署要求,与发改、经信、科技等共十部门联合印发《以标准升级服务保障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工作方案》,通过推进加快完善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实施落地、引导产业标准化升级等举措,积极推进承接一批国家标准、研制一批地方标准、打造一批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优质团体标准制定主体、开展一项标准实施指导检查专项行动等“五个一”行动,服务保障我省“全力实施抢先发展行动”。下面,我就保障“抢先发展”标准研制情况,以及促进市场主体标准化提升有关政策、部署作简要介绍。

我先简要介绍保障“全力实施抢先发展行动”的标准研制情况。

开展“两新”行动,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省稳定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效的重大政策机遇。王蒙徽书记、王忠林省长多次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抢抓政策机遇,推动“两新”工作落实见效。我省将“全力实施抢先发展行动”作为推进“两新”工作五大行动之一,是抢抓本轮发展窗口期、推进科技攻关的有力举措。“两新”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加快推动新兴业态标准研制,帮助市场主体抢抓发展窗口,争取到的21项“两新”国家标准起草任务中,《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要求》属于抢先发展相关领域;已立项的51项“两新”省级地方标准中,《电动汽车超快充充电技术要求》等5项属于抢先发展相关领域;24项正在征集起草单位的地方标准中,《无人机消防救援应用指南》等4项属于抢先发展相关领域。今天,我们也邀请了国家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 产品标识要求》、省级地方标准《分布式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材料 及系统技术要求》的起草单位技术负责人来到现场,稍后他们会回答媒体朋友的提问。

接下来,我简要介绍促进市场主体标准化提升的有关政策、部署。

一是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促进企业自主开展标准创新。2023年年底,国家市场监管局总局启动了“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树立以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型、创新型行业标杆,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我省《以标准升级服务保障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工作方案》提出要打造中、高级标准创新型企业100家以上。今年以来,我省以市州为单位,组织为近千家企业参加培训,提供创建标准创新型企业的指导和支持。目前,有173家企业正在接受我省市场监管系统牵头组织的重点指导、帮扶。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专家库,通过面向社会征集、遴选,第一批189名行业领域专家入库。这里,我们欢迎各行业领域技术专家继续踊跃报名,加入我省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专家库。入库专家参加有关活动,不仅是为本省标准化事业贡献力量,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技术交流机会,相信会对专家自身的技术积累、职业发展提供裨益。

就企业而言,标准创新能力是企业自身技术实力的直接体现,制定标准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有一句话叫“一流企业做标准”,我们将推动我省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普遍参与标准创新企业培育,更多的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修订,将技术实力更好的转化为标准话语权。

二是培育优质团体标准制定主体,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团体标准是指学会、协会、商会等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组织自主制定发布,供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相对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政府制定标准,团体标准作为由市场机制产出的标准,具有与市场需求匹配度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快的独特优势。2022年,我局会同省教育、科技、经信、民政等14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团体标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推动团体标准发展提出具体举措。“两新”行动开展以来,我省提出了重点培育50家具有影响力的优质团体标准制定主体的工作目标,现已确定首批33家重点培育社会团体组织名单。6月28日,我们在武汉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团体标准化发展联盟暨优质团体标准制定主体培育第一次工作联席会议,湖北省软件行业协会、湖北省节能协会等41家社会团体与湖北交投高速公路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华中师范大学等53家企业、研究机构共同成立了湖北省团体标准化发展联盟。下一步,我局将以团标联盟为依托,促进社会团体组织和企业、研究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围绕“换新+回收”“线上+线下”等新模式,低空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产业,及时制定发布一批体现湖北特色优势的团体标准,拓展团体标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提高我省团标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力,更加有效促进抢先发展。

各位媒体朋友,接下来,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引导企业把握本轮发展机遇,对照国内国际先进标准倒查短板,升级采用严于国家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引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在追求高标准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加快推进鄂产设备推广、助力鄂品丝滑出海,更高水平促进内陆开放。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胡从东:

谢谢邓仲林先生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新华社记者:《湖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中,提出全力实施抢先发展行动。我想请问一下高厅长,省经信厅作为全省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如何抢先发展,推进“两新”工作?

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刃:

谢谢您的提问!感谢大家对经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扩内需、惠民生、稳增长的重要着力点。省经信厅高度重视,抢抓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积极推进工业领域“两新”工作。

一是工作超前谋划。早在年初,省经信厅就着眼国务院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前谋划部署,组织专班开展调研摸底,全面梳理我省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供给与需求,反复论证完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3月份以来,我厅多次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相关司局汇报工作,争取支持,确保国家相关政策措施在湖北落得下、接得住、效果好。

二是政策优先支持。今年5月份,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经信厅联合省发改委、财政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推动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湖北工业设备更新10条”,主要从国家政策争取、原有政策加持、新增政策赋能三个维度同步发力,高规格开展宣传解读,高强度开展项目谋划,高频次开展项目调度。目前,工信部已向金融机构推荐我省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施再贷款项目441个。坚持一周一调度,对工信部推荐项目逐一进行金融对接。1-5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7.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

三是供需提前对接。为用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需求和供给两张清单,推动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5月17日,我省成功举办“制造翘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以“制造翘楚  助力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举办了1个主场活动、6个重点行业专场、5个市州特色专场,为1200余家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搭建对接交流平台。活动签约项目211项,共计1359亿元,其中,设备采购签约项目约1001亿元,银企签约金额约358亿元。全省各级经信部门还深入组织开展“十百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活动,已组织开展86场,参与企业4600余家,达成意向金额超2000亿元,实现了优势与需求“双向奔赴”,让供应链变成“共赢链”。

四是产业超前布局。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十大新兴特色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会同省市场监管局推进量子科技产业链建设和量子产业发展;会同省发改委推动出台《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配合省科技厅推动出台《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发展新质产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居民消费升级,助力“两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标准引领支撑。我厅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等十部门出台《以标准升级服务保障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工作方案》,同时,推荐《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贮存安全技术条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运行安全和维护技术要求》、《纯电动汽车出行碳减排量核算规范》、《工业企业碳中和实施指南》4项技术规范申报湖北省“两新”地方标准,推荐3项地方标准开展技术审查。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进“两新”工作。一是发挥链主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依托东风公司、九州通等产业龙头拓宽供应链渠道,做强、用好长江汽车链、九州医药供应链等平台,吸纳更多企业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优化“两新”供给,促进供需合作。二是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政策落实落地。加大政策解读,让更多中小企业了解国家及地方优惠支持政策,帮助供需双方加快转型升级。三是持续举办“制造翘楚”活动。通过活动汇聚全国行业骨干和制造翘楚,有效推动我省工业领域设备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更大力度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为制造强省和制造强国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谢谢!

长江商报记者:国家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要求》(GB/T 44091-2024)制定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具体作出了哪些规定?

普宙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中心副总监罗学涛:

感谢您的提问。

202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为了更好推动《条例》及强标的执行实施,亟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相关标准体系。与此同时,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高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研发、制造企业数量剧增,各企业产品标识各有差异,尚未统一相关标准,限制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规范有序发展,亟需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出厂标识进行规范。在此背景下,普宙科技联合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提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要求》,既是对《条例》及强标的有益补充,也是促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要求》)旨在规范国内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制造企业在产品出厂时规范性标识,引导产品、产业规范化发展,主要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的标识内容、标识位置和标识样式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提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记录的信息、载明的信息,应与产品实际情况一致并真实有效且易于识别”“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机体上的标识应清晰、牢固、耐久、易于识别,且附着于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就能查看的不可分割的机体部件之上,宜采用粘贴、喷涂、压印或镭雕等形式”等一般要求。在标识内容方面,明确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内容应至少包含的内容,包括产品基本信息、唯一产品识别码、产品分类标识、风险警示标识、使用提示标识等;在标识位置方面,对产品基本信息、唯一产品识别码、产品分类标识、风险警示标识、使用提示标识的标识位置提出了明确规定;在标识样式方面,规定了标识字体要求和标识图形要求,并给出图形的矢量图。

本标准的发布实施,能够明确规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标识,有效支撑《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和国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关于标识相关要求的落地实施,指导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制造商按照标准要求统一产品标识,规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制造和使用,推动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

凤凰网记者:分布式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应用场景有哪些?面临什么问题?《分布式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材料及系统技术要求》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具体有哪些规定?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双碳技术中心碳技术室副主管张明:

感谢您的提问。通过技术手段将工业生产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国际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大规模快速减排的关键技术路径。国网湖北电科院致力于节能降碳技术和碳捕集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助力碳领域“抢先发展”,会同相关单位提出湖北省地方标准《分布式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材料及系统技术要求》。这既填补了我省碳捕集领域技术标准空白,也为我省能源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标准支撑。

分布式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是针对零碳微单元开展的,主要应用于零碳乡村、零碳园区,在确保主要能源供应类型为可再生的情况下,利用碳捕集的负碳技术,降低其他类型能源利用中的碳排放量,最终实现微单元的零碳。从经济意义上来看,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来提纯,提纯后的二氧化碳可以应用于景观栽培、园区零星用气以及储存起来达到一定规模统一处理。经济效益虽然不会特别高,但毕竟是负碳技术,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不过无论是捕集过程,还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富集、提纯和利用过程,都需要额外输入能量,而这个能量的属性就至关重要。就像刚才提到的,整个系统我们都要采用可再生能源。但是,从标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限定捕集系统采用什么样的能源,但却可以对整个系统的节能设计提出相应要求,毕竟可再生资源也是能源,也需要节约。

为此,标准对捕集材料和系统提出了具体要求:1.明确捕集材料的能耗属性和捕集系统的能耗参数,提出“固体碳捕集材料宜采用省内采矿业矿渣、工业废弃物和可再生能源电力作为主要制备方式”,“采用化学吸收法捕集CO2的工艺,其吸收剂应采用CO2吸收能力强、再生能耗低、腐蚀性弱、无毒性、不易降解的化学吸收剂”等等。这主要是让工艺系统的使用方彻底摸清整个系统的“能耗家底”;2.制定规则,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对捕集系统的性能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装置所处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大于350ppm”,“CO2捕集率不应小于90%”等,系统的可靠稳定是碳捕集的重要保障,如果系统总是坏,先不说二氧化碳捕集不了,单对设备的维修,从碳的角度来说就是个排碳的工艺,维修排出的碳肯定比捕集的多,那设备的降碳作用就无从谈起了;3.本标准还创新性的提出捕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对设备投运前的冲洗、化学清洗等方面内容提出具体要求。本标准的制定实施,将进一步规范碳捕集系统运行期的各项参数,为捕集系统的研发和建造阶段提供相应支撑,从而推动碳捕集技术更新推广,助力整个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单位加快推进标准发布实施。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抢先发展行动的重要支撑。请问我省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俊:

感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培育,切实强化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5461家,同比增长26.4%,排名首次上升至全国第六;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5万家,全国排第五。2024年一季度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2723.52亿元,同比增速11.3%,高于上年一季度增速4.8个百分点。在今年的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我省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比上一评审年度增加10项,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一、围绕“国家所需、湖北所能”,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实验室等为核心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有效集聚技术、资本、人才、产业,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2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8家,10家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行。

二、聚焦“卡脖子”、签订“军令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突出“受制于人”重点领域,深入实施尖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着力突破基础软硬件、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仪器设备和试剂等瓶颈,按照“下游考核上游,整机考核部件,应用考核技术,市场考核产品”的考核制度,组织签订重大科技项目“军令状”,压实承担单位责任,推动产出务实管用的技术创新成果,取得全球首个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极支持科研设备更新,在2024年省级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建议征集中,明确对项目所需的达到更新条件或性能有重大迭代的中小仪器设备,可以通过自筹大部分、项目财政资金支持小部分的方式编列项目仪器设备计划并按程序实施。

三、前瞻布局、高位谋划,竞跑未来发展新赛道。发布《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发挥科技项目引领作用,布局突破6G、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谋划建设湖北省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着力打造中部地区竞跑新赛道热土。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超算中心成功接入“中国算力网”,国家超算宜昌中心建设方案通过工信部论证,东湖灵境SoulGPT、中科凡语“飞语”等行业大模型实现商业化落地,2024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四、分层分类、精准滴灌,完善科创企业培育链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将“全生命周期”理论引入科创企业培育工作,探索出台《湖北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2023-2025年)》,围绕科创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创新需求,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链条,连续三年发布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名单。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出台《湖北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增量每年按分段定额方式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推动建设新型研发机构477家、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质齐升,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注重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融合发展,推动抢先发展行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谢谢!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胡从东:

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这场发布会,是“标准领航发展 缔造美好生活——标准升级引领‘两新’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场。感谢各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对本次系列新闻发布会所作的报道,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湖北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为湖北稳定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效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责任编辑:

主办单位:十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柳林路1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3000046 联系电话:0719-8111676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140号      鄂ICP备06007886号-5     网站地图